9月30日15点30分,随着一声令下,亚洲装机流量最大的混流式泵站—蜀山泵站单台装机容量7500千瓦的2号和7号机组立刻启动,瞬间以43立方米每秒之速将江水提高12.7米,以旗开得胜之态如脱缰野马顺势向泵站下游的瓦埠湖奔腾流淌,一路高歌。
“试通水成功了,成功了!江淮‘牵手’了!”身穿电建蓝的工作服,脸上洋溢着胜利喜悦的水电五局建设者激动兴奋地欢呼着,呐喊着、拥抱着。回首过往将近1400个日日夜夜的奋斗,此刻,唯有欢呼才能释放心中的喜悦,唯有呐喊才能带走这整整4年的艰辛。
2018年10月到2022年10月整整4年。4年,只是一个时间单元,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微乎其微,如同沧海一粟,就在这4年间,从天南海北而来的水电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把一片荒凉偏僻的郊外之地建设成了如长虹一般绵延2.6公里的蜀山泵站枢纽,一条贯通南北的江淮大运河雄姿初现。它见证着建设者们立志将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的铮铮誓言,标注出了奋斗者们为实现一代又一代江淮儿女的殷切期望的波澜与壮阔。
国之大器,皖之要事。唯其荣光,不负使命。美哉!壮哉!
伟大时代,成就世纪梦想
引江济淮工程是将调水、航运、生态、防洪等融为一体的巨大系统工程,其综合性、复杂性、挑战性前所未有,其实把长江之水引入淮河,让沿淮淮北人民摆脱世代缺水困境,让淮河与长江航道直接连通的想法,最早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引江济淮全面提速,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创造了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快速推进的奇迹。
“引江济淮历经半世纪艰辛论证和争取,浸透了安徽几代水利人的汗水和心血,我们水电五局作为引江济淮八大枢纽之首的蜀山泵站承建单位,能参与到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中,倍感荣幸和自豪,伟大时代成就了世纪梦想,我们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项目经理彭伟在采访中告诉笔者。
求真务实,智解千年大难题
摊开设计图纸,清晰可见江水自巢湖顺着派河一路向北流去,到达合肥市蜀山区及肥西境内的江淮分水岭,需要穿越膨胀土广泛分布的复杂地域,这里被称为工程建设中的“雷区”。
这种独特的土质一种富含亲水黏性矿物质的土质,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有的甚至一捏就碎,特别容易造成渠道垮塌,早在1800年前,曹操在合肥西郊开挖江淮运河,就因膨胀土和崩解岩而失败。
2018年12月蜀山项目在短时间内有效完成前期征地、征地排查、征地红线确定等各项工作之后,顺利进入基坑开挖这一重要施工项目。但是施工范围内都是膨胀土和崩解岩,根本无法进入到开挖的工序。如何“改良”膨胀土和崩解岩迫在眉睫,面对此状,让项目部有些举手无措,经过迷茫、徘徊之后全体员工打起精神,对膨胀土反复尝试,一遍遍不断实验攻关,将膨胀土经过翻晒、碎土后加入4%的水泥进行拌制,把土的膨胀性降下来。再将完成混合的水泥改性土,均匀摊铺到坡体表层,阻断下层膨胀土与水和大气的接触,最终形成了结构稳固、不会影响水质的坡体,用水泥改性土换填的施工方式成功破解了“千年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部迎刃而,如期推进工程建设开始基坑开挖,拉起了在徽州大地奋战的序幕。
匠心独运,创建优质好品牌
千秋大业,国运所系。大到一根吊梁,小到一颗螺丝钉,蜀山泵站建设者都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工地上,建设者常用“如履薄冰”描述自己的心态;“泵站无小事”,“质量是蜀山泵站的生命”,已成为建设者不变的信念。
为了更好的落实引江济淮工程保证“黄山杯”基础上,争创“鲁班奖”,创优工程的管理目标,蜀山项目部从质量管理体系,到强化监督管理,做好过程管控,再到现场各项质量管理指令执行力度,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沉稳。项目部勇于创新,开行业之先河,实行工程质量首件认可制。首次施工、首件工程要形成施工样板、质量标杆,做到“先样板引路、认可后推广”。通过对首件制工程实体、首件制各道工序的检查和验收,总结出首件工程的工艺流程、施工参数,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以指导下一步大面积施工,努力打造引江济淮精品工程。蜀山项目部连续4年荣获业主“质量管理先进考核单位。工程建设期间,项目部顺利通过两次水利部“飞天”检查,和多次水利厅质量大检查!
“水电五局的大体积砼浇筑工艺确实不错,应该给你们竖大拇指啊”,2020年水利部质量考核组这样评价。
科技赋能,打造美丽新地标
如果把做工程比喻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共性寓于个性”就是其特点。在蜀山泵站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凭借高度的专业技术,功克各个卡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支模、高仓位等成为其鲜明个性的标志。
2019年蜀山泵站开始混凝土浇筑。但是项目混凝土施工量大,单仓最大混凝土浇筑量达3500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复杂,温度控制困难,特别是进出水流道混凝土(整体浇筑)施工,质量、外观、强度要求极高,是工程的主要控制难点。工程技术人员反复推敲,最终采用了通过在所浇筑混凝土中预埋金属薄壁管,根据浇筑砼温度适时通水循环,带走底板混凝土内部的部分热量,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升速率的大体积混凝土水热化施工工艺,有效地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的技术难题,并采用无线智能温控系统,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远程监控,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推动混凝土施工快速推进。蜀山泵站混凝土浇筑累计方量达到23万方,总体工程质量受控。
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蜀山泵站高度达25.7米,支模跨度25.6米,梁多、梁截面尺寸多样、梁高大线性荷载大等难题,项目部选择采用盘扣式脚手架与扣件钢管组合使用,增加架体整体灵活性、方便架体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同时根据工程仓位划分高,最大一次成型高度12.7米的工程实际,项目部按仓位高度进行定型大块钢模板及模板支撑一体化设计,实现施工快速质量有保障,施工效果显著。
科技让工程富有了生机和活力。如今,蜀山泵站的雄伟之姿傲立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合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主要载体的高新区域,成为了安徽省新地标,践行着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党建护航,厚植发展强动能
初心如磐,征途如虹。蜀山项目部党支部落实公司“双引双建双提升”工作安排,牢记“国之大者”,深耕党建标准化,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品牌,不断将党建工作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来,为工程建设注入“红色动力”。
项目党支部围绕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强化党建引领,带动业务工作提质增效,以“党建+”为模式,为党建品牌创建搭建党建+质量、党建+安全、党建+大平台、党建+大能力等“多项擂台”,明确党建工作分工与业务工作分工,使每名同志肩上时刻有党建工作的“担子”、心中随时紧绷业务工作的“弦”,自觉谋划、主动作为,通过各业务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同时常态化开展党建+生产主题党日活动,技能大赛等,结合工程进度,开展以“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做到党建和生产同要求、同部署、同落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蜀山项目提前合同工期一个月顺利完成9.30蜀山泵站试通水重大节点目标,切实实现了党建与抓项目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砥砺前行,领跑履约加速度
工程进度是项目管理的生存线,也是高效履约合同的起基点。在全面落实总体施工进度目标、细化每日工作量,项目部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抗疫防洪、工程建设,齐抓共管,一路奋力领跑:2018年12月泵站基坑土方正式开挖,2019年8月22日泄水闸开始垫层砼浇筑;9月5日泄水闸底板钢筋开始绑扎;11月18日消力池挡墙开始浇筑,2020年12月25日提前5天完成7#和8#机组电机层混凝土浇筑,2021年4月29日蜀山泵站电机层全面封顶,10月4日,安装间全面封顶,2022年3月5日1#-8#机组主、副厂房已全面封顶,9月30日顺利实现泵站试通水重大节点目标,对造福缺水的皖北、豫东地区,惠及人口4132万人具有重要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征途艰辛的工程建设,水电五局人为之奋斗,为之呕心沥血,建设者们不仅用钢筋水泥浇筑起巍巍蜀山泵站,更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浇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实现了穿越千年的梦想,必将化为促进时代前进和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